今年上半年,中國橡膠機械行業在經歷2024年的高速增長后進入高位調整期,行業呈現“營收微增、利潤下滑、出口高增”的分化態勢。上半年橡膠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小幅增長6.5%,利潤指標出現同比下降,但出口交貨值大增78.8%。我國橡膠機械企業上半年新增訂單同比呈現明顯下降趨勢,進入下半年后部分企業生產任務不足,預計今年銷售收入將高位調整,個位數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營收微增 行業集中度略有下降
中國化工裝備協會橡膠機械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全國19家主要橡機企業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58.1億元,同比增長6.5%,推算全行業總銷售收入達85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較上年明顯放緩。上半年行業銷售收入保持小幅增長,動力主要來自2024年的結轉訂單。
從企業表現看,19家重點企業中10家實現增長,9家出現下滑,呈現兩極分化態勢。其中,軟控股份、華澳科技、桂林橡膠設計院等頭部企業依然領先,前三強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35.82億元,占全行業總營收的42.1%,較上年同期下降3.8個百分點,行業集中度出現小幅回落。前十強企業合計銷售收入54.63億元,占比64.63%,集中度基本持平。新增訂單同比大幅下降,部分企業下半年生產任務已出現缺口,行業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細分企業表現差異顯著,華澳科技、桂林橡膠設計院等企業憑借海外訂單優勢實現較高增幅,而部分依賴國內市場的企業則面臨訂單不足的壓力。從訂單結構看,上半年生產任務中約半數來自國外訂單,反映出國內輪胎企業投資節奏放緩的現狀。隨著結轉訂單逐步消化,若新增訂單未及時跟進,下半年行業營收增速可能進一步回落,全年銷售收入大概率維持個位數增長,甚至同比下降。
利潤下滑 多重壓力侵蝕盈利空間
與營收微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行業盈利水平的顯著惡化。多家龍頭企業呈現“增收不增利”或“營收利潤雙下滑”態勢。
具體來看,行業領軍企業軟控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收38.81億元,同比增長20.33%,但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同比下滑23.84%,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23.37%降至22.26%。巨輪智能表現不佳,上半年營業收入4.12億元,同比下降24.69%;歸母凈利潤同比降幅高達1091.4%。新元科技更是陷入經營困境,營收同比暴跌94.51%,凈虧損擴大75.54%。賽象科技實現營收3.44億元,同比下降22.43%,但凈利潤逆勢增長24.02%,成為4家上市公司唯一利潤增加的企業。
業內人士表示,行業利潤下滑主要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一是訂單競爭加劇導致新接訂單毛利水平持續走低;二是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導致部分輪胎項目延期,企業產品生產完成后無法及時交貨,資金占用成本上升;三是匯率波動帶來匯兌損失,僅軟控股份上半年匯兌損失就達1174.56萬元,同比增加45%。
此外,行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技術轉化效率不足,進一步削弱了盈利支撐。業內人士預測,2025年全年行業贏利水平難以改善,多數企業將面臨較大利潤壓力。
出口大增 海外市場成重要支撐
出口市場成為行業最大亮點。上半年19家重點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7.1億元,同比增長76.7%,推算全行業出口創匯達5.1億美元,同比增長72.9%。出口交貨值占行業總銷售收入的比重提升至45.9%,較上年同期提高14.6個百分點,國外訂單已成為拉動行業增長的核心動力。軟控股份、大連橡膠塑料機械、天津賽象等企業出口表現突出,其中軟控股份國外業務收入達12.08億元,同比增長78.75%,占總營收比重提升至31.14%。
出口市場結構呈現多元化趨勢,除傳統東南亞市場外,歐洲、美洲、非洲等市場訂單占比顯著提升,反映出全球輪胎產能布局分散化的新特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7以上水平,也為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全球輪胎產能向新興市場轉移,中國橡機企業憑借性價比優勢和技術積累,有望持續擴大海外份額。預計2025年全年橡機行業出口增幅將保持在20%以上,成為對沖國內調整壓力的重要力量,但企業仍應加強海外本地化布局和風險防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