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中國橡膠行業發展總體平穩,在產業規模、技術創新、結構轉型和國際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是產業規模擴大。與2019年相比,2024年我國橡膠行業利潤增長62.8%,規模以上橡膠制品企業數量增加26.3%,行業營業收入增長18%,出口交貨值增長40.2%,子午線輪胎數量增長36.7%。二是技術創新取得進展。生物基橡膠節能降碳效果顯著,蒸汽硫化機轉變為電硫化機等。三是產業升級加快推進。中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轉型,橡膠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四是國際化步伐加快。橡膠行業企業“走出去”建廠,積極適應全球市場,出口額不斷增加。
在經歷經濟快速增長的階段后,目前我國橡膠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產能擴張過快,中低端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行業競爭加劇,“內卷”嚴重,行業利潤波動。輪胎作為橡膠工業的龍頭產品,其出口量占比超過50%,近期國際反傾銷、反補貼政策帶來的影響,使我國橡膠行業尤其是輪胎行業面臨很大的壓力與挑戰,天然膠、合成膠、助劑、炭黑、鋼簾線等產業鏈也受到沖擊。此外,在軍用、醫用等高端橡膠領域,我國天然橡膠進口依賴度高,特種合成橡膠生產存在技術瓶頸。
基于行業現狀,“十五五”期間,我國橡膠行業要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和路徑,向著綠色低碳、智能化、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具體要做好以下四點。
一是推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雙碳”目標的提出,加之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等國際政策的實施,對包括天然橡膠在內的橡膠相關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這要求橡膠企業必須高度重視ESG(環境、社會及治理)理念的踐行,推動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積極主動適應國內外政策要求,推動行業實現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二是加速全產業鏈智能化升級。一方面,推動生產端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引入智能裝備、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橡膠制品生產全流程的精準調控與高效協同;另一方面,聚焦產品智能化創新,順應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無人化發展趨勢,重點突破智能輪胎等高端產品,研發具備路面硬度感知、數據傳導功能的智能化橡膠制品,強化與終端裝備控制系統的協同適配。同時,鼓勵企業在配方研發、結構設計等核心環節應用AI技術,借助數據建模與智能分析技術提升研發效率,以全鏈條的智能化變革構筑橡膠行業技術壁壘與競爭優勢。
三是全力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重點提升天然膠、合成膠等基礎原材料的高端產品占比,推動整個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環節升級。強化橡膠行業上下游協同,促進產業鏈各環節深度融合以及產學研用跨界融合,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在關鍵技術攻關方面緊密合作。行業協會將搭建創新協作平臺,促進創新資源整合與成果轉化,通過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耦合,全面提升我國橡膠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全球話語權,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四是堅定推進國際化布局與品牌化建設。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橡膠行業要主動突破壁壘,推動企業向國際化轉型,構建全球化發展格局,增強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同時,要以提升產品價值為核心,聚焦產品品質提升,依托持續的研發創新夯實產品競爭力,著力培育自主品牌。要打破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將服務理念深度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打造兼具國際認可度與核心辨識度的中國品牌,實現從“產品出口”向“品牌認同”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