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轉型浪潮中,外界原本認為,能源轉型應逐步減少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化石燃料需求理應越來越少。但現實是,近期,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持續增長,天然氣尤其如此。這讓能源轉型倡導者頗為不滿,認為天然氣產需量增長是逆潮流而動。但筆者認為,天然氣需求和產量增長既順應減碳需要,更順應能源需求,并非逆潮流的舉措。
從天然氣能源的必要性看,多家石油巨頭最新季度報告均強調了液化天然氣(LNG)業務的重要性。當前已迎來人工智能時代,分析師認為,人工智能將推動全球電力需求飆升,而風電和太陽能無法滿足數據中心的新增電力需求,天然氣發電恰恰是最穩定和清潔的能源供應方式,因此只能寄望于LNG這一化石能源。事實上,LNG也已成為能源巨頭的關注焦點。此前,殼牌宣布計劃到2030年新增1200萬噸/年LNG產能。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既推進自有LNG項目,也與其他生產商開展LNG貿易,計劃到2030年將公司控制的LNG量提升50%。今年初,英國石油公司(BP)在塞內加爾和毛里塔尼亞近海啟動了新的LNG項目,并計劃將這兩個國家打造成大型LNG樞紐。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在該領域同樣雄心勃勃:埃克森美孚計劃到2030年將LNG資產增加50%,雪佛龍也打算進一步擴大全球LNG業務。
近期,天然氣需求和產量也都大概率會上升,連能源轉型的積極倡導者國際能源署(IEA)都在近期報告中表示,預計天然氣需求將持續增長,尤其是LNG需求。在能源轉型最激進的歐洲,可再生能源的大幅增長也并未顯著降低天然氣需求。結合人工智能增長前景及其對電力需求的影響后,可以判定,未來對天然氣的需求只會更加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