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角度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用戶界面看起來與傳統軟件無異,但實際上,生成式人工智能背后是龐大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在支撐。人工智能及其相關先進芯片的算力需求正推動數據中心建設熱潮,并引發水處理、冷卻系統和建筑工程三大領域的特種化學品需求激增。
數據中心的高強度運算產生巨量熱量,催生液體冷卻技術革新。傳統云計算數據中心多采用風冷,但人工智能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標普市場情報研究總監凱利·摩根指出:“人工智能芯片需要在相同空間完成更多運算,能耗顯著提升,意味著必須采用芯片級液體冷卻方案。”
目前主流解決方案有兩種:一是將服務器組件浸入液態化學冷卻劑中實現高效散熱,但操作人員往往不愿接觸浸液設備;二是通過微型冷卻循環系統將液體直接輸送至芯片表面,利用蒸發帶走熱量。摩根補充道,為進行散熱,數據中心還需配套冷卻塔等二次系統進行余熱排放。
陶氏公司高性能材料與涂料業務總裁Brendy Lange表示:“直接芯片冷卻是當前主流方案,浸沒式冷卻則被視為下一代技術。”
全球水處理業務龍頭企業藝康將數據中心視為水處理業務的戰略增長點。其全球水務解決方案執行副總裁Josh Magnusson透露,8月,藝康剛剛以18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于蒙特利爾的Ovivo公司電子業務,以強化半導體超純水處理能力,預計相關業務年銷售收入將達8億美元,并保持雙位數增長。
在節能優化方面,Magnusson強調:“客戶希望將能源用于計算而非冷卻,但隨著系統復雜度提升,冷卻能耗持續攀升。我們通過優化熱交換效率,幫助客戶提升算力能源占比。”藝康還將石化裝置熱管理經驗延伸至數據中心,開發新型添加劑提升冷卻液熱性能。
許多數據中心選址干旱地區,水資源管理成為行業焦點。如美國亞利桑那州,數據中心建設引發用水爭議。Magnusson表示:“通過智能用水與冷卻劑管理,既可降低能耗,又能減少環境足跡。主要運營商正將節水列為關鍵指標。”
陶氏公司Lange指出:“隨著土地、水資源的環保壓力加劇,客戶在選擇數據中心材料時愈發重視可持續性。”在AI增長相關機遇推動下,陶氏的導熱材料業務迎來兩位數增長,他們正在研發新型導熱材料以提升系統能效與可靠性。
杜邦旗下電子業務Qnity也推出了實現熱管理和電源管理的領先解決方案,如間隙填充物、 熱界面材料和散熱器,這是保持設備可靠性和性能所必需的。Qnity戰略主管Max Horsley表示,數據中心終端市場是Qnity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此外還有AI和高性能計算。
數據中心建設熱潮也為建筑化學品帶來新機遇。RPM國際公司投資者關系副總裁Matt Schlarb指出:“超大規模設施趨向偏遠地區布局,加之巨大的水電需求,使數據中心建筑施工規范更趨復雜。”該公司為數據中心建設提供防火材料、聚合物地板等特種建材。RPM商業運營副總裁Scott Copeland強調建設速度的重要性:“相比內部設備價值,建筑外殼成本微不足道。模塊化建造和產品質保成為關鍵解決方案。”據其預測,未來五年數據中心建設將保持兩位數增長,遠超其他建筑領域,后期維護市場潛力巨大。
|